吴茱萸
吴茱萸Wuzhuyu
《神农本草经》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(Juss.)Benth.、石虎E.rutaecarpa(Juss.)Benth.Var.officinalis(Dode)Huang或疏毛吴茱萸E.rutaecarpa(Juss.)Benth.Var.bodinieri(Dode)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。8~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,剪下果枝,晒干或低温干燥,除去枝、叶、果梗等杂质。用甘草汤制过应用。
辛、苦,热;有小*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
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用于
厥阴头痛,寒疝腹痛,寒湿脚气,经行腹痛,脘腹胀痛,呕吐吞酸,五更泄泻。
煎服,2~5g。外用适量。
本品辛热燥烈,易耗气动火,故不宜多用、久服。阴虚有热者忌用。
置阴凉干燥处。
吴茱萸
石虎,吴萸,左力,米辣子,伏辣子,茶辣子,漆辣子,曲药子,树辣子,茶辣,气辣子,溴泡子,吴于,淡吴萸,
热,辛,苦,有小*。归肝、脾、胃经。可升可降。
温里常用药
温里,温中散寒,止痛止泻,疏肝下气,燥湿助阳,用于厥阴头痛,脘腹胀痛,呕吐吞酸,头痛,寒疝腹痛,寒湿脚气疼痛,经行腹痛,五更泻,高血压症。外用治口疮。亦可用于虚寒型胃癌,贲门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出现呕吐,腹痛,腹泻,口淡喜温等脾胃虚寒证候。
煎服,1.5-4.5克。止呕,*连水炒;治疝,盐水炒。本品性偏燥烈,易损气动火,昏目发疮,故无寒湿滞气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。
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。喜温暖环境,生于山坡、路旁。分布于陕西、湖南、浙江、四川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秋季果实呈茶绿色,内心皮尚未分离时,采收果实晒干。
[炮制]:
制吴茱萸:甘草片加水(1:5)煎煮两次,去渣,趁热加入净吴茱萸拌匀,稍润,俟吸尽后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放凉。每kg吴茱萸用甘草6kg。
盐吴茱萸:取净吴茱萸于适宜容器内,加入盐水拌匀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裂开,稍鼓起时,取出放凉。每kg吴茱萸用食盐3kg。
《本经》:吴茱萸,味辛温。主湿中下气,止痛,咳逆,寒热,除湿血痹,逐风邪,开腠理,根杀三虫。生山谷。
具有温大肠,温胃,温肝功效。
吴茱萸的功效作用
辛、苦,热。有小*,入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
温中止痛,理气止呕。
本品疏肝下气,降厥阴寒气之上逆以散厥阴之寒邪,故治厥阴头痛;用治胸腹胀满、呕吐吞酸,可以温中降浊,调和肝胃而止呕制酸。总之,无论治肝治胃或治中下寒湿阻滞,无不取其辛开苦降、性善下行之功。本品小量与寒药同用,以治肝火上逆、呕吐吞酸,以及湿热泻痢之证有效。
1.散寒止痛:①用于头额冷痛经常发作,日久不愈,兼吐涎沫者,与*参、生姜同用。②用于冷气腹痛,与小茴香、川楝子,木香同服,也可用本品与香油和酒煎服。③用于寒湿脚气上逆、腹痛、闷乱不识人,与木瓜、槟榔、生姜配用,如吴萸木瓜汤。④用于寒湿阻胃,胃脘胀痛、吞酸烦心,与*连、高良姜配用。
2.理气止呕:①用于胃中虚寒,症见食后欲吐,腹痛,或干呕吐涎沫,可与炮姜同用;若为肝火犯胃,症见胁痛,吞酸,呕吐者,可与*连同用,如左金丸。②用于口舌生疮,属上焦实热,中焦虚寒、下焦阴火者,可用本品研末醋调贴足心。
3.温脾利湿:用于寒湿脚气、下肢足胫肿胀,可与木瓜、槟榔、苏叶等同用,如鸡鸣散。
1.吴茱萸与干姜,二药温中散寒功效相似,治疗寒郁中焦、脘腹冷痛等证,常相须为用,不同之处,干姜尚能温上焦,温肺以化饮止咳;吴茱萸还能温下焦,温肝以治寒疝腹痛,助肾阳以治寒泻,温营血以治经闭。
2.吴茱萸、*连、生姜,三药均有止呕作用,然而吴茱萸温肝而治肝寒犯胃之呕酸,*连能清胃而治胃中湿热之呕苦,生姜能温中而治胃寒上逆之呕水。
1.配*连:吴茱萸温中散寒,下气止痛,降逆止呕,杀虫;*连苦寒泻火,直折上炎之火势;吴茱萸辛散温通,开郁散结,除逆止呕。二药伍用,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,以*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,以和胃降逆,佐以吴茱萸之辛热,同类相求,引热下行,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,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,以治寒热错杂诸证。
2.配*参:吴茱萸辛苦而温,芳香而燥,入肝脾胃经,有良好的暖肝开郁、温脾燥湿、除逆止痛的作用,*参具补气和中之功,二药相配应用,温中寓补,功专散寒补虚,既可暖肝,又可暖脾,用于呕逆、吞酸、胃痛、吐利。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肠功能紊乱、神经性头痛、美尼尔氏证。
3.配五味子:本品辛苦大热,既能人中焦温胃暖脾、散寒燥湿,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而疗寒疝寒泻,对于肾阳亏虚、脾失温煦、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,用之甚宜;五味子酸温,有益肾收涩之功,与吴茱英同用,能助其止泻之效。二药配对,一偏治本,一偏治标,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,可用于脾肾两虚、五更泄泻之证。
4.配当归:吴茱萸辛苦大热,能温中散寒,燥湿止呕,疏肝止痛,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,治疗血寒经闭、行经不畅及腹痛等;当归味甘而重,辛而气轻,补血之中又能行血。二药合用,吴茱萸温散、当归行血以助之;当归温补、吴茱萸温经以行之。相辅相助,温经治血、调经止痛功甚著。
5.配木瓜:本品辛开苦降,专走下焦,温经散寒,疏肝解郁,行气止痛;木瓜和胃化湿,舒筋活络。两药合用,一散一收,和胃化湿、舒筋活络、温中止痛效强,主治寒湿困脾、霍乱吐泻转筋,或下肢酸软无力、疝气腹痛。
阴虚火旺、肠虚泄泻者忌用。
内服:3~6克,入煎剂,或入丸散。外用:蒸热熨,或研末调敷,或水煎洗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